圖書館與數字出版0820.ppt
圖書館與數字出版產業的關系,,數字出版技術,主要內容,圖書館在數字出版產業中的地位與作用 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出版之間的互動關系 圖書館界與出版界在數字出版領域中存在的分歧 討論,圖書館在數字出版產業中的地位與作用,1、圖書館是數字出版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 著作權人、數字出版商、技術提供商、網絡傳播者及讀者構成了數字出版產業鏈的主體。目前,我國的數字出版業尚沒有形成完整的數字出版產業鏈條。在整個產業鏈中,我們還應該看到一個特殊環節,即數字圖書館的推動作用。 數字出版的根本目的,是數字資源的利用,沒有“利用”這個需求的牽引,數字出版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之源,就是一個疲軟的產業。說到利用,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不論國內還是國外,數字資源產品的一個重要市場就是各級各類圖書館。換句話說,數字出版企業生產出來的數字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圖書館這個橋梁和平臺才真正轉化為一般人可利用的資源,才真正實現了資源的市場價值。,圖書館與數字出版,“十一五”時期,圖書館的現代化運營和數字出版的良性互動會進一步加強, “誰也離不開誰”的情形會更為凸顯。前不久發布的《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對包括圖書館在內的公共文化事業和數字出版產業都有濃墨重筆。圖書館事業為達到實現和保障公民的文化權益,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的目標,重要的措施之一是促進數字和網絡技術在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建設網上圖書館,讓各級各類圖書館特別是基層圖書館都具有提供數字資源的能力。以數字化生產、網絡化傳播為主要特征的數字內容產業,則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之一,“國家知識資源數據庫出版工程”被列為“十一五”時期國家重大文化產業推進項目之一。主要依托各級各類圖書館實施的幾個重大數字資源建設項目,都將繼續加大投入和建設的力度,如CALIS、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建設工程、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工程、全國黨校系統的數字圖書館工程、中國社會科學院數字圖書館工程等等。圖書館對數字資源的需求是巨大的,圖書館是數字出版企業最終產品的重要“出口”。從這個意義上說,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春天,就是數字內容產業發展的春天。,一家之言,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博士翁昌壽曾撰文指出:數字圖書館對消化傳統出版物,使之進入網絡出版視野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的數字資源積累工作。而面對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出版社反應不一,相當多的出版社還處于猶豫觀望之中,加上國內版權集體代理機構的缺席,使出版機構和數字圖書館的關系變得疏離和緊張。其實,如果出版業能夠借助數字圖書館的技術力量和讀者群,一定會創造出雙贏的結果。,圖書館在數字出版產業中的地位與作用,2、圖書館是數字出版的主要銷售渠道 從數字出版發展伊始,圖書館就是數字出版的主要目標市場。受著閱讀習慣、付費方式等方面的影響,我國現階段數字出版的成熟用戶不能定位于個人讀者,目前的終端用戶是對圖書數據庫有大量需求的圖書館。,,無論是國外Over Drive、netLibrary、ebrary,還是國內的方正等廠商的成功經驗都說明,針對集團采購,脫離了數字圖書館就沒有電子圖書可言。一個理想的數字圖書館系統平臺上必然已經內置了所有的圖書館管理功能和數據服務功能,在這樣的平臺上,電子圖書除了內容之外,最重要的特性就是與這個系統平臺的接合。具有了這樣的功能,電子圖書才能夠被數字圖書館更容易地接受。既然必須要倚重于數字圖書館這個平臺,電子圖書這個產品就應該成為為數字圖書館而設計的產品。,,預熱數字出版市場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積極參與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書生公司為此確定了其數字圖書館業務發展方向:幫助圖書情報機構進行數字化改造,使這些機構能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服務,使圖書資料能為更多的讀者所認知;出版機構和作者借此宣傳機構、個人品牌及其作品,促進傳統圖書發行;通過瀏覽、檢索等信息統計,準確了解紙書和數字圖書的市場需求,以指導圖書選題策劃。,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出版之間的互動關系,1、數字出版可以為數字圖書館做什么? 圖書館利用數字資源提高服務層次和水平 目前,全國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及中小學圖書館把eBook作為核心電子資源之一。eBook對圖書館的好處是很大的 它使圖書館文獻收集、整理、流通的程序簡化,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信息服務和館藏信息資源的開發上。由于數字資源在存貯方面不如印刷型文獻穩定,其作用主要體現在利用價值方面,所以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必須順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樹立“以讀者為中心,以服務為主導”的新觀念。圖書館要結合本地區、本校讀者需求特點,有針對性地發展eBook,對讀者進行培訓,提高eBook使用效率。還可以利用eBook資源進行定題、定期服務,按讀者要求的專題將eBook通過網絡定期推送給讀者,提高參考咨詢的效率和層次。同時,圖書館應整合各種數據庫,使eBook融入其中,并加入國家數字圖書館聯盟,實現eBook資源館際互借和共建共享。,1、數字出版可以為數字圖書館做什么? 圖書館利用數字出版平臺開發特色資源 除了管理和利用現成的數字資源為讀者服務,高校圖書館還可以采用一些成熟的數字出版平臺開發自己的特色資源,把學校教師的課件、學生論文、網絡文章、自有特色資源等制成多媒體教學內容,加入數據庫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庫,統一管理,統一檢索,方便使用,遠程教學。此外,高校和科研圖書館可以利用數字出版平臺建立本單位的預印本系統,為教學和科研領域的學術交流提供便利條件。預印本主要是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還未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而出于和同行交流的目的自愿先在學術會議上或通過互聯網發布的科研論文、科技報告等文章。與刊物發表的論文以及網頁發布的文章比,預印本具有交流速度快、有利于學術爭鳴、規范性和可靠性高的特點。,2 數字圖書館能為數字出版做什么?,(1)利用圖書館網站的媒體廣告作用培育讀者市場 出版電子書除了可以帶動傳統印刷出版的銷售之外,其本身的網絡營銷功能也潛存著巨大的商業價值。由于電子書本身帶有平面媒體的部分特征,同時又具有互聯網特殊的功能,顯然可以作為一種新型的廣告媒體。在制作電子書時,將廣告信息合理地安排到電子書中,讓讀者在閱讀免費電子書的同時,接受到一定量的廣告信息。,2 數字圖書館能為數字出版做什么?,( 2) 促進對數字出版物的批評與反饋機制 數字出版物屬信息產品,從信息傳播的角度來看,整個傳播過程的完成以接受者的反饋為一個完整的循環單元。數字出版還沒有建立自己的反饋機制。中國圖書獎不包括數字出版物;《讀書》雜志和《中華讀書報》沒有或很少有對數字出版物的批評;《中國電子出版》和《多媒體世界》這兩份專業雜志有數字出版物的廣告和宣傳文章,卻沒有評論或批評。據此,我們可以說數字出版產業還不成熟,生產者和用戶之間還沒有建立有效的、值得信賴的反饋機制。,2 數字圖書館能為數字出版做什么?,(3) 促進數字出版的標準統一 目前,電子圖書還沒有統一的文件格式,較常見的有PDF、OEB、CEB等,其中PDF是歐美和我國港臺地區數字出版的主流格式,OEB是一種開放式的電子書格式,LIT是微軟在數字出版中所采用的格式,CEB是北大方正的電子書格式,也是國內較常用的一種格式。眾多的格式對數字出版的規范和統一是不利的。,2 數字圖書館能為數字出版做什么?,(4)利用集體采購降低數字出版物價格 商業領域有一個通用法則——環節產生利潤。在電子圖書領域,圖書從作者到讀者所要經歷的環節被壓縮為“作者、編輯、排版、發行”四個環節。被削減了的那些環節不再有成本的投入和利潤產生,電子圖書的價格比紙版圖書會便宜很多。但是因為環節利潤的損失,整個圖書行業的收益將受到巨大的沖擊,這樣的價格體系是數字出版行業無法接受的。因此,電子圖書的內容價值將更可能會被知識經濟時代的人們所接受,在圖書館的被閱讀次數更加容易統計,應該成為電子圖書的主要定價依據之一。,圖書館界與出版界 在數字出版領域中存在的分歧,由于數字作品的版權不能得到有效保護,著作權人的權益得不到保障,網絡傳播商沒有取得有版權的數字作品的合法傳播權,再加上廣大網民缺乏良好的版權保護意識以及正確的數字消費觀等,導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鏈不完善,無法進行正常的產業循環,數字出版業難以得到健康發展。數字出版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建立在傳統出版的基礎上,大部分是將傳統出版物數字化,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出版。,1 信息網絡傳播權的問題,2005年以來,圍繞《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列》的制定,出版界和圖書館界產生了明顯的分歧和沖突。圖書館界希望以法律的制定為契機,建立規范有序的網上傳播秩序,建立適應圖書館服務數字化、網絡化的法律保障環境,建立良好的圖書館行業自律和其他相關的法律機制,從而更好地完成實現和保障公眾文化權益、滿足公眾基本文化需求的社會責任。因此,提出了給予公益性圖書館館內網絡傳播的合理使用權、關外網絡傳播的法定許可權的訴求。國家版權局2005年10月公布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確實也落實了這些訴求。但是隨之引發了一場出版界、數字開發商和圖書館界的激烈爭論。而最終的結果是,公益性圖書館館內網絡傳播的合理使用權得以確立,館外網絡傳播的法定許可權被取消。,2 著作權集體管理問題,我國每年出版十幾萬種圖書、2000多種報紙(其中400多種日報)、8000多家期刊,年出版信息總量極可能超過現有的數字資源總和。經傳統出版流程正式出版過的圖書數量與現有數字圖書相比較,相差十分懸殊。其實這一問題不僅出現在中國,全世界范圍內都是如此,深究其原因,便是目前全球實行的版權制度都遠沒有跟上數字技術發展的步伐,還停留在工業時代的階段。在工業時代里,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依賴程度有限,圖書是一本一本地經營,授權一本經營一本合乎那個時代的要求;但到了數字時代(或信息時代),人們對信息的需求無論是數量還是速度上都呈幾何級數增長,同時也是因為數字技術已發展到可以把海量信息內容集成到數據庫中提供給受眾更好地利用。而原先的版權授權渠道太窄,交易成本過高,導致大量的數字信息無法更好地被利用。所以,我們需要建立一種新的版權制度,以利于實現海量信息的快速授權。,參考文獻,1. 吳娜.電子出版物與圖書館的發展.國家圖書館學刊,2007(1) 2 . 汪雪蓮.試論圖書館在數字出版產業鏈中的地位和作用.圖書館雜志,2005(10) 3 .李國新.圖書館:從數字出版到數字享用的重要橋梁.圖書館論壇,2006(12) 4 .賀德方.中外數字出版的對比研究.編輯之友,2006(4) 5 .曹世華.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呼喚著作權集體管理現代化.中國出版,2006(9),